养好二胎后亲子关系疏离(实用方法分享)

adminadmin 偷偷做亲子鉴定怎么做 2024-03-23 195 0

养好二胎后亲子关系疏离(实用方法分享)

90后妈妈更倾向于当全职妈妈

报告指出,80后中46.1%的妈妈是职场妈妈;90后中,该比例只有16.1%,相比60、70、80后,90后“暂不工作”的比例更高,高达71%。而76.6%的90后妈妈亲自照顾孩子,同比80后是61%,60、70后是65.4%都要高。可以看出,90后更倾向于当全职妈妈。

国内社会科学院人口所专家王广州认为,90后妈妈更愿意回归家庭,一方面是因为她们没有达到职场的顶峰状态,选择机会更多。另一方面与他们的父母仍在工作未退休有关。而亲子教育专家于东辉认为,90后更愿意当全职妈妈是因为压力减少,安全感增加有关,以前很多人会担心没有工作,担心自己在家庭中没有地位,现在慢慢没有这种担心了。此外,90后妈妈的这种选择倾向也是价值观的转变使然,以前她们更倾向于金钱上的考虑,现在她们考虑更多的是亲情方面的东西,更符合人性。

于东辉还指出,在孩子3岁前,妈妈全职照顾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更好的选择。现在越来越多女性认为家庭主妇是一门职业,她们把家里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也安排得好,有学习,也有投资,不一定要选择上班。

◎案例

记者采访了两个90后全职妈妈,她们认为这是不错的选择。

放弃朝九晚五选择自己创业

纳塔莉23岁,孩子1岁8个月

纳塔莉因为经济条件还可以,想给小孩母乳和足够的时间,所以选择了当全职妈妈,她觉得想要把宝宝带好就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养好。生完宝宝之后,纳塔莉在家上网写文章,涉及育儿和美容护肤,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就成为自媒体达人,目前粉丝快34万。对于未来她倾向于自己创业而不会选择朝九晚五的坐班。她说,全职妈妈会遇到情绪上的困惑,幸好家里人支持,有时候帮忙带小孩,纳塔莉就会约好朋友去逛街喝下午茶。

先当几年全职妈妈再回归职场

Stephanie 24岁,小孩1岁多

◎相关调查数据

职场妈妈养育的孩子更有亲和力

按理说,全职妈妈全身心扑在家庭和孩子身上,其养育孩子的无论是健康还是情商等方面都应该优于职场妈妈,但本次调查的结果却并非这样。调查显示,职场妈妈的孩子在和家人朋友的亲密关系上分别都高于全职妈妈的孩子。具体数据是,与父亲(全职87.1%,全职8);与母亲(职场妈妈96.2%,全职96.6%);与兄弟姐妹(职场妈妈82.8%,全职80.4%);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职场妈妈91.3%,全职妈妈83.8%);与同伴(职场妈妈84.3%,全职妈妈79.9%)。

受访80后比70后更欢迎二胎

36.1%的受访80后“正怀着二胎”或“正准备要二胎”,而70后为25.5%。

不敢生二胎经济负担成更大困扰

不敢生二胎,经济负担成更大困扰达58.9%,其他原因包括:没人照顾孩子占43.7%;优生优育,一个可以更好地培养占33.5%;担心无法做到平等对待,孩子受到伤害占24.1%;怀孕生子辛苦占21.8%

【原标题】国内社科院相关部门发布首份二胎家庭亲子关系报告

近8成受访90后妈妈更倾向当全职主妇

【采写】南都记者 江玲

二胎时代,两个孩子离婚怎么判决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子女松绑,越来越多的协商一致家庭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然而,随之出现的按照问题是,如果两个孩子的个子母离婚,如何进行判决以保障孩子的两周权益和福祉?本文将从孩子抚养权、财产分配和母监护权等方面探讨二胎时代两个孩子离婚的情况下判决问题。

一、孩子抚养权的协议判决

在处理离婚案件时,法院始以维护孩子的不成利益为首要原则。对于两个孩子的有利于离婚案件,法院可能会考虑以下因素来判决孩子的未成年抚养权:

1、 孩子的分析年龄和健状况:孩子的夫妻年龄和健状况是评估抚养权的一般重要因素。年幼的养子孩子通常需要更多的周岁关怀和照顾,因此,法院可能会判决抚养权归属给能够提供更好照顾的一方。

2、 母的经济状况和工作稳定性:母的一人经济状况和工作稳定性也会被法院考虑。如果一方具有更好的经济条件和更稳定的工作,可以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给孩子,那么法院可能会将抚养权判决给这一方。

3、 孩子的意愿和适应能力:如果孩子已经有了较大的自主能力,并且对于抚养权有自己的意见,法院可能会尊重孩子的意愿。此外,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二、财产分配的判决

在财产分配方面,法院会根据离婚双方的经济状况、财产来源等情况进行判决。然而,在有两个孩子的离婚案件中,法院可能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利益和福祉,保障他们的生活和教育需要。

1、 配偶财产的分配:如果一方拥有更多的协商财产,法院可能会判决给另一方一部分财产,以满足孩子的抚养和教育需求。

2、 赡养费的判决:法院可能会判决一方支付赡养费以保障孩子的女的生活需要。赡养费的数额将根据离婚双方的收入、财产状况以及孩子的需求来确定。

三、母监护权的判决

母监护权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法院会根据以下因素来判决母监护权:

1、 母的亲子关系:法院会考虑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包括情感上的交流、关怀和陪伴等。

2、 母的照顾能力:法院会评估母的照顾能力,包括对孩子的心理和生活需求的了解和满足能力。

3、 母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母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法院可能会考虑母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情况来判决监护权。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1

作为公众明星,梦鸽的一言一行似乎引发了更多的公众探讨。像她更近一次接受媒体专访时就表示,如果法院给她儿子定罪,“这不仅会造成国内影响,也会造成世界影响”。显然,这一次梦鸽为儿子的发声、辩解,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舆论风波。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讨论转向呢?我们不如从有别于视角之外的家庭治疗角度来分析此案中的母亲梦鸽。

我们大多都生活在家庭中,几乎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必须经过家庭的栽培和养育,有美满健康家庭的人也更容易拥有幸福满意的人生,每个人都关心如何建立并且维护健康的家庭,家庭更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生养子女,培养下一代,不论人类的本质上发生怎样的变迁,孩子始终需要依赖家庭的环境及条件长大。

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媒体所描述的李双江和梦鸽的“幸福家庭”――这是一个典型的国内式独生子女家庭,家境优越,父母倾注了大量的金钱培养孩子,但李某某的现实表现并未如梦鸽夫妻所描述的那般优秀。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梦鸽的家庭满足了提供养育李某某生活的功能,但从社会立场管制家庭成员的行为表现和辅导传递文化方面来观察,梦鸽的家庭却有着重大的缺失。

回到梦鸽的家庭,虽然公众无法了解他们真实的家庭生活,但是从媒体不同角度的曝光,我们看到了一对关系非常密切的母子关系。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梦鸽身为母亲,为儿子的案件抛头露面、四处求援,也确实令人怜悯。但是作为母亲,应该给儿子怎样的爱,她却并未深思。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2

〔中图分类〕 G610 〔文献标识码〕 A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搞好亲子关系,做好有效的亲子沟通,对幼儿早期性格的形成、各种能力习惯的培养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帮助幼儿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按照我国多数的家庭情况,这种关系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即看护人与幼儿之间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 “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培养幼儿早期性格、各种能力习惯为目标,以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亲子教育强调父母和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地沟通。

二、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十分复杂与微妙,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能增进亲子沟通,促使子女心理健康。那么,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呢?

1、 自身的提高。幼儿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幼儿的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为人父人母,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的修养。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影响亲子的关系,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更倾向用理性的方式去对待子女,理性地去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很少粗暴地对待幼儿。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2、转变态度。不良的亲子关系一般是由于父母对幼儿错误的认识造成的,错误的认识务必导致父母对幼儿的态度异常,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家长说话做事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去想,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获得幼儿的尊重和信任。父母和幼儿是两个个体,两者有不同的思维,父母一般是强势思维,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成年人的思维强加给幼儿。

3、亲子沟通。要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建议每周沟通两到三次,每次沟通一至两小时。每天晚上睡觉前,用十五分钟和幼儿说说当天的事情,说说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心事是十分必要的。沟通的内容可以事先设计,也可以随机。沟通时,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鼓励幼儿毫无顾虑地表达,这样才能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从而形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三、亲子游戏

为了消除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隔膜,有效地增进亲子沟通,还可以尝试做一些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是亲子教育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0岁到5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而成的,不但可以促进幼儿身体成长,而且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的情绪。亲子游戏是教育幼儿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人和幼儿的一种交往方式,有助于亲子沟通,密切亲子关系。

1、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遵守游戏规则,不要耍赖。玩完了要自己收拾玩具,物归原处;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不能没完没了地玩,更不能玩得忘了吃饭和睡觉。

2、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如三四岁的幼儿离不开玩具,家长选择玩具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可以让幼儿自造玩具和自找玩具,这样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智力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3、玩游戏中,家长应该鼓励幼儿独立游戏。家长应鼓励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和交往,培养幼儿玩游戏的兴趣、独立能力和交往能力。尽量玩需要合作性的游戏,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3

培养考察表

(仅供参考)

姓 名:XXX

(党支部名称以成立支部时党章全称为主,不可写简称)

说 明

一、凡向党组织正式提出入党申请并列为积极分子的填写此表。

二、表中栏目一律由积极分子所在党支部和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负责如实、及时填写。

三、此表均应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四、凡未填写此表或发展之前临时填表者,概不审批。

五、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在未批准入党前,此表一律由党支部妥为保存,入党后将此表连同入党志愿书一并存入本人档案(农民存入农民党员档案)。

姓名

张一

半年内

2寸正面免冠照片

民族

出生年月

入 团 时间

文化程度

本科、专科、中专等(获得的更高学历)

(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时间,或填无)

单位职务

XXX公司XX经理(职员)、XX区XX社区(村)(务农)(和材料上单位职务保持一致,有工作单位的发展人员却从村、社区发展的,要提供单位无党支部证明)

申请入党时间

身 份 证

培养人

姓名

职务

说明:1.从上小学时填起;

2.起止年月前后要互相衔接;

3.“何地、何部门”应写全称;

4.“证明人”应填写更熟悉本人情况的人或在一起学习、工作的人,但不应填写本人的亲属。学校经历填所在班级班姓名,期间填辅导员姓名。

5、长时间没有工作是也要写进去,可写待业在家,对于未毕业时的实习时间不写。

家庭主要成员情况

关系

姓名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单位、职务或职业

父亲

中共党员

单位和职务要写清楚

母亲

群众

兄弟(姐妹)

群众

支委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决定

党支部盖章:此处盖章支部书记签名亲笔签字

(支委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

基党委对入党积极分子情况的备案

基党委盖章党委书记签名党(工)委书记签字

(见文本资料积极分子备案报告上的落款时间)

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公示情况记载

公示

时间

(公示时长 7天)

公示

地点

群众

反映

主要

意见

公示期间未收到投诉电话和其他情况反映。

调查

核实

情况

公示期间,未收到不良反映;

(支部委员或负责党建工作的人员)(落款时间为公示结果后天)

党支

部意

党支部盖章:支部书记签名亲笔签字

培 养 考 察 记 载

(2名培养人亲笔签字)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后,半年内)

考察内容:主要考察培养对象的思想、工作、学习、完成任务以及存在主要问题等情况,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考察。

填写考察意见注意事项

(1)要根据本人的实际表现,客观描述培养对象在培养阶段的思想、工作、学习、完成任务等情况,内容要具体,分析要深刻,避免脱离实际,应付了事,或说些空话、套话。

(2)考察意见要抓住重点,有所侧重,体现培养对象本人的特点,写谁象谁。

(3)要坚持一分为二,写出其优点和缺点。

(4)考察意见应由培养联系人填写,严禁培养对象本人填写考察意见。

(5)考察可通过谈话、分配任务、党课培训、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等形式进行。

(6)考察意见是对积极分子某一阶段进行考察的综合意见,避免将考察意见写成某一次谈话的内容。

能够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用心向党组织靠拢,坚持个人利益服从群众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团结同事,职责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并且乐于助人,起到了模范作用。今后要以党员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我,用心向组织靠拢。(政治品质、思想觉悟、入党动机和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有何成绩或进步,缺点改进如何)

不足之处:在工作任务繁重时,有时存在急躁情绪,今后要制定好工作计划,把握好工作节奏。(供参考,切勿照搬照抄)

(亲笔签字填写) (日期应于考察人1的日期相同,或晚几天)

XXX同志在这半年里,积极主动学习党的有关会议精神和党章,关心党和国家大事,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学习体会。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身边同事的批评。

(写清经过下个半年的培养和考察,培养对象的政治品质、思想觉悟、入党动机和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有何成绩或进步,缺点改进如何。注意,考察人2和考察人1应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评价)

征求党员和群众对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记载

报告上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时间)

主持人:(支部书记)记录人:李四

党员代表签名:

(参与意见征求的党员同志逐一在此手写签名且务必需要书记签名)(3-5人即可)

群众代表签名:

(参与意见征求的群众逐一在此手写签名)(3-5人即可)

发言记录:(供参考,切勿照搬照抄)

作上认真负责,为人热心,团结同志,我同意其加入党组织。

(参会的每个人都要发言)

支委会确定发展对象的决定

党支部盖章:此处盖章 支部书记签名亲笔签字

基党委对发展对象情况的备案

基党委盖章(此处党(工)委盖章)党委书记签名党(工)委书记签字

党支部对发展对象的公示情况记载

公示

时间

(公示时长7天)

公示

地点

群众

反映

主要

意见

公示期间未收到投诉电话和其他情况反映。

调查

核实

情况

公示期间,未收到不良反映;

作的人员即可)(落款时间为公示结果后天)

党支

部意

党支部盖章:支部书记签名亲笔签字

发展对象集中培训情况记载

何级党组织组织培训

培训时长

培训内容

学习情况

年 月 日

至 月 日

合格

附:结业证书

政 治 审 查 情 况 报 告

党支部同郭曼迪同志进行了谈话,查阅了郭曼迪同志有关档案材料,与郭曼迪同志所在单位有关人员了解了其基本情况,并对其直系亲属和关系密切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函调。

经审查,郭曼迪同志拥护党的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国内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政治表现较好。政治历史清楚,在重大政治斗争中,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政治上比较成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纪守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政治审查中,郭曼迪同志的直系亲属及主要社会关系拥护党的领导,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政治历史清楚。

经过政治审查,没有发现郭曼迪同志在政治上存在问题,也没有发现郭曼迪同志直系亲属和现有社会关系存在影响其加入党组织的问题,同意其加入党组织,拟支部大会讨论表决。

支部书记签名: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4

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我校申报成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并成立了德阳级课题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组,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重点研究指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式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指导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因为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否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否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又在于家长与孩子能否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我们课题组侧重对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进行培训,主要形式是开展“父母效能训练营”系列培训,目前已经举办三期30次培训,参训家长普遍反映获益匪浅,与孩子的沟通效果及亲子关系得到很大改善。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植入新观念,营建新关系

父母与孩子沟通乏力甚至无效,孩子对父母不尊敬、不孝顺的现象多数是源于父母的教育观念比较陈腐和落后,如“打是亲,骂是爱,孩子不打不成器”,“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有权威”,“孩子的成绩是父母的脸面”,“好父母就是把子女照顾得无微不至……” 殊不知这些观念往往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会削弱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严重伤害亲子关系。

因此,“父母效能训练营”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给家长植入与孩子和谐相处的新观念,如“提升父母亲子沟通能力是人生更有价值的投资”;“用沟通滋养心灵,让真爱完善人格”;“孩子生来就具备无限的潜能”;“无条件的爱,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别拿想象当标准要求孩子”;“温暖来自父母的尊重与关心”……这些新观念让家长改变自己的同时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如一位参加过“父母效能训练营”的母亲在培训感想中说:“以前我奉行的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孩子居高临下,觉得孩子就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去做,不然的话就是一顿训斥。但这样往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自从参加了‘父母效能训练营’后,我学习到如何用孩子的心去看整个世界,如何了解孩子并鼓励他。如何发现孩子的长处,如何换位思考,处处为孩子着想。孩子也开始体谅、尊重我们,现在我们父母与孩子都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彼此。”

二、培训知行合一,注重实践体验

目前很多家长也能意识到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重要性,也在通过学习一些有关书籍或听讲座等途径来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但不少家长感觉零散而混杂的理念与方法常令自己困惑,在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意外的情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感觉所学的理念与方法很难执行到位而半途而废。因此“父母效能训练营”采用系统主题讲座与体验式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练习—反思—的过程来提高父母亲子沟通能力与家庭教育水平,父母感觉这一培训模式很有实效。

如一位参训母亲在培训感想中说:“培训中,老师通过以阅读、讲课、讨论、自由参与角色扮演等方式对我们进行教学,让我们试着用学到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和孩子交流。通过边学习边运用,我发现孩子的话渐渐多了,自信心增强了,学校里发生的大事、小事都乐于说给我听了,还有他的感受和评价。让我知道他平时在想些什么,对各种事物的看法等,使我及时掌握了他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对他进行引导和提醒。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不仅需要老师的教诲,孩子自身的努力,更加需要我们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正确引导。通过学习让我学会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沟通方式,在获得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进步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成长。”

三、重视孩子的主体作用,促进亲子双向互动

父母是成熟的个体,是教育者、监护人,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与社会行为的直接传播者和体现者,在亲子关系中负有重要责任,起主导作用。调适、建设良好亲子关系,关键在于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然而,孩子的主体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亲子关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亲子双方的各种态度和行为有着相互的影响。

我校除了对父母开办“父母效能训练营”系列培训课程,还对学生举办“搭建心的桥梁”等活动课与讲座,让学生懂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反省自己在处理父母关系时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帮助学生改善与父母交往的方式、方法,增进对亲情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亲子关系。学生在讲座反馈中写道:

“我明白了应该与父母架起沟通的桥梁,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承担自己的一半责任,这样才是积极、正确的态度。” “我们要经常与父母沟通,有时要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思考、理解父母,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要培养自觉性,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忧。”“我们在与父母交流时,应注重自己的态度,使自己的语气较为平缓,不要过激,要和父母将心比心,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父母意见交换。”

四、指导家庭教育个案,推动家教良性发展

如有一个女生,因为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不佳等问题成绩下滑很快,还经常因纠结于与同学的矛盾而情绪烦乱、睡眠困难。女生向老师求助,老师了解到其母亲对孩子期望较高,认为孩子纠结于同学矛盾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可理喻,多次训导却无效。孩子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与孩子有沟通和交流,母亲期望父亲能够参与到对孩子的教导中,但父亲总说:“孩子有你管就行了。”对此,老师先劝导其母亲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然后指导其多倾听孩子的诉说而少评判和教导,并与其父亲取得联系,建议他多关注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孩子的父母听取了老师的建议。据孩子的反馈,现在母亲能常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父亲也常与孩子电话联系,倾听孩子诉说烦恼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孩子觉得从父亲那里得到很多启发,现在能够比较平和地看待与同学的矛盾,情绪和睡眠都好了很多,成绩也逐步提升。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5

关键词:父母效能团体训练;亲职教育

一、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模式简介

二、如何开展父母效能团体训练

(一)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旨在让家长相互认识,明确团体目标并形成团体共识和规范。学员互动和亲职教育的成效有间接的关系,团体动力的营造关系到整个父母效能训练的成败[4]。因此,在团体活动开展之初,建立起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促使家长形成互相帮助以满足共同的需求的意识在营造团体动力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无论是首次培训的人际破冰主题活动,还是往后每次培训前的热身活动,都选用多种形式进行,如:围绕相关教养主题开展的开放式讨论、团体竞赛游戏、动态热舞、家庭愿景彩绘以及引导式幻游等。

(二)主题演练

这一环节是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核心部分,同样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家长的参与性,如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经验等形式,目的是让家长借助亲身体验,激发教养反思,学会自我改变,从根源上自主解决问题。

以“角色扮演: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为例,导师提供案例:“铭铭和好朋友嘉嘉在玩耍过程中发生冲突后,铭铭把口水吐到嘉嘉身上。铭铭不仅拒绝向嘉嘉道歉,还对妈妈撒谎,否认事实。”并轮流邀请三位家长分别扮演铭铭、嘉嘉和铭铭妈妈,分别体验在不同应对策略下,孩子的心理感受以及问题行为的纠正成效有何区别。比如,有的家长可能会严厉呵斥孩子,甚至体罚孩子。但是,孩子可能既不清楚被打骂的原因,又不能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而且,亲子间的关系也可能将因此变得越来越疏远。上述案例中,事件的处理重点应该是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纠正撒谎的不良行为。家长在处理过程中应以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向孩子说明,他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应该如何改正。同时,还应该引导其学会自我反省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角色扮演是一项改变人的观念行为的有效策略。通过角色扮演,家长能够产生共鸣,切身体会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分组讨论和经验等活动形式也同样具有角色扮演形式的效果,让家长在感同身受的体验中激发对以往教养行为的反思,达到练习沟通技巧,提高教养效能,促进亲子关系的目的。

每个主题教育活动结束后,导师一般以温和的活动结束当次训练课程,例如导师梳理归纳当次主题的要点和沟通技巧、团体答疑、引导家长以冥想的方式回顾当次主题、导师针对当次主题布置作业等。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注重在家庭作业环节对家长进行当次主题内容巩固。一般来说,家庭作业包括阅读相关亲职教育材料、预习下次主题内容和当次主题实操。主题实操旨在鼓励家长把握教育契机,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场景中进行探索实践,及时对所学的沟通技巧进行巩固演练,并在实际演练中不断改进。

三、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须注意问题

,虽然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具有实践价值,但其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如P。E。T。课程过分注重技巧,忽视了父母教养的本质,使得亲子互动变得有些技术化;S。T。E。P。课程存在隐蔽的权力使用等问题。此外,现时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课程大多由西方国家引入,中外国情和教养方式差异可能会引发价值观的冲突,增加父母效能训练实施的难度,影响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时要综合考虑国情和文化背景,对各种取向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进行去粕存精的修整。

第二,如前所述,团体动力的营造关系到整个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成败。廖永静强调,团体领导者是团体动力的关键因素,是整个团体进程的引导者和推进者。导师需要时刻察觉团体的动力和发展,为家长提供一个安全、轻松、值得信赖的环境。因此,开展父母效能训练前,对导师的挑选和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台湾国立嘉义家庭教育研究所。家庭教育学[M]。台湾: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12、

[2]许璐颖,周念丽。 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现状与需求[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3):57-66、

[3]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 哈尔滨工程, 2010、

[4]林家兴。哪些因素更能预测亲职教育团体的效果[J]。 教育心理学报, 2010、 41(41:4):847-858、

[5]袁萍华。父母效能训练(P。E。T。)的心理学研究[D]。 南京师范, 2007、

[6]廖永静。亲职教育的方案设计:一个团体动力取向[A]家庭教育课程规划与方案推展研讨会[C].2000、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6

论文:养成教育是亲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实现途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养成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习能力养成教育、创新精神养成教育、审美情趣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要遵守严格,持之以恒,“苦练”与“趣练”相结合的原则。养成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榜样法和训练法。

一 亲职教育与养成教育

亲职教育这一称谓为西方诸国20世纪三十年代所倡导,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俄罗斯学者称之为“家长教育”或“家长的教育”。我国台湾学者译为“亲职教育”,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亲职教育是从家庭教育演变而来的新概念,但二者又有所差别,亲职教育是通过教育和学习的方式,而使父母成为称职父母的角色,并协助父母了解子女的身心发展需要,了解子女不适应的行为,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它包括了父母的教育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两个方面。简而言之,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使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尽父母职责与职份的教育。亲职教育是归属于成人教育的范围,因为父母都已成年。此外,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由社会来教育其家长,有时又被列为社会教育的范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家长学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亲职教育水平的素质提升。尤其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亲职教育体系正在形成特色,为当今世界各国教学者所赞赏,符合教育起始于家庭、形成于学校、完成于社会的终身教育的亲职教育的走向规律。

亲职教育是终生的功课,因为在家庭每一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挑战不同,亲职教育水平要求亦不同。社会发展加速度,家庭教育常处于焦虑与矛盾之中,既想依恋传统又欲追新,如何处置,只有接受亲职教育,使之明了追新求异并非丢掉传统,只有学会因时空改变需求必须相应做出调整的本领,才能不辜负新时代赋予父母肩上的神圣使命。当今许多家庭教育的困惑迫切需要亲职教育的推行,真正从根本上提升家长的亲职教育素质,这也是当前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课题。

亲职教育的落实在于学习者愿意面对亲职教育的挑战,明了处理亲子关系中亲职教育水平的主导地位,明了任何教育过程学习者都是接受人格先于接受观点的规律,如何使子女先接受你这双亲的人格,而后接受双亲的各种教诲。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巧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长”作风。把孩子当作朋友,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

养成教育是亲职教育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搞好养成教育也是搞好亲职教育的极其重要的途径。那么什么是养成教育呢?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洛的伟大。”亲职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命运取决于性格,性格又取决于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蕴涵了足以改变孩子一生命运的巨大能量。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倾向。习惯形成是指长期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模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习惯具有后天性、稳固性、可变性、自动性、下意识性和情境性的特征。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知、情、意、行”,履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常常让孩子受益终生,坏习贯往往使孩子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

二 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养成教育要序列化,因为孩子成长是个有序的过程。任何一个孩子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孩子成长。所以在教育中,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安排内容。养成教育是计划性很强的工作,培养什么习惯,用什么方法培养,都要事先计划好。教育内容、教育时间、教育空间都要按科学序列安排,使其横向一体化,纵向序列化。为了克服养成教育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必须制订序列化方案。制订序列化方案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国家和未来社会对青少年一代的要求;二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和思想实际。

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一)心理养成教育。心理养成教育,这是养成教育首要的基本的任务与内容。人的学习能力及其他素质的提高,既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在智力相当的条件下,成功的概率更倾向于那些非智力因素。心理方面的养成教育就重在此方面能力的培养。根据孩子心理的结构特点,家长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养成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一要注意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二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动机、意志、情感、信念等;三要鼓励孩子自尊、自重、自爱、自信,培养其自我意识;四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和个性品格。

(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这是心理养成教育的必然结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训练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基础和前提,这方面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学会做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一要用社会的标准来规范孩子,二要用时代的要求来衡量孩子,三要继承并且发扬国内及民族和家族的优良传统。

(三)学习能力养成教育。是否会学习可以说是素质教育成败的一个观察口,因此,家长应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作业,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考试,尤其要注意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能力。

(四)创新精神养成教育。这是心理养成的一个内容,但又不能把它看成简单的心理品质。“推陈出新”、“求异思维”、“化腐朽为神奇”,培养孩子的挑战精神,是时代赋予当今教育的一项新鲜活泼的内容。

(五)审美情趣养成教育。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对促进孩子智力发展,能力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因此,家庭的审美情趣养成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一般孩子存在的对艺术的不同程度的神秘倾向,导致了对艺术学习的生疏和畏惧,家长应该通过自己高雅的审美情趣去引领孩子走向高雅、和谐、美好。

三 养成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养成教育的原则

1.严格遵守,不能放松不同行为习惯有不同的标准,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任何训练的过程都是痛苦的,即使孩子不愿意,也要鼓励他咬着牙坚持下去。

训练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好的习惯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问来巩固,不可能一蹴而就。严格的训练要避免情绪化。千万不要一高兴就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或者是因为心情不好而对一个小细节斤斤计较。没有相当的磨炼,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

3.掌握“苦练”与“趣练”相结合的原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但要养成好习惯,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则是一个十分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更要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的练习。特别是针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矫正起来颇有些“难于上青天”的味道,要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不少人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虽然如此,我们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训练,如果孩子光是苦练,过不了多久就会感到厌烦。所以,不妨“苦练”与“趣练”相结合,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

(二)家庭养成教育的方法

1.榜样法。l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孩子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他也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他们以英雄人物、伟人、智者、科学家等为榜样,就可能找到动力和方向,成为有用的人;当他们结交小人、盲目追星、盲目攀比、从父亲那里学会吸烟等,结果将非常糟糕。父母自身给孩子树立榜样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父母不管做什么,不管有意无意,对孩子都是榜样。孩子更善于模仿,父母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小节,言行举止不当,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2)欲正人,先正己。就是说,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什么,自己首先要做到。一个言而有信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孩子,一个邋里邋遢的父母很难培养出喜好整洁的孩子。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生活,都应该先用同样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再去要求孩子。否则,让孩子做这做那,自己却得过且过,孩子怎么会愿意听你的话呢?

(3)身教重于言传。很多时候,孩子更愿意看看父母足怎么做的,而不是听父母说。因此父母更好少“说”多“做”,父母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比如要教育孩子诚实,父母首先做一个诚实的人,比说一千遍、一万遍的大道理有用得多。父母身体力行,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而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好的榜样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把握好交往的“度”,找到合适的榜样呢?

(4)全方位了解孩子,跟孩子交朋友。父母要明确:孩子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在哪些方而有待改进?对什么更感兴趣?比如孩子在清洁卫生方面有待改进,不妨让孩子交一些卫生习惯很好的朋友作为榜样;孩子喜欢阅读,不妨让他们与那些同样具有阅读兴趣的伙伴多交往,在交往中交流读书心得,等等。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对方的情况。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了解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通过他的家庭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朋友。一般情况下,父母不应轻易反对孩子的正常交往,不过很多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与“好孩子”多交往。但是,孩子的衡量尺度可能和父母有所偏差,但他们的意见也值得考虑。如果孩子不听父母的意见,父母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他们好。一般而言,父母觉得孩子的朋友坏,无非是因为他们身上缺点较多,怕他们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完全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说明自己的担忧,表明立场,只要态度真诚,孩子是会考虑父母的意见的。其次,可以见见孩子的朋友。也许你并不喜欢孩子的朋友,但硬要强行阻止他们交往是不好的。你可以请孩子到家里来,近距离地了解他,然后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给孩子的行为加以指导。

(5)为孩子规定一些行为原则。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有限,而父母又不可能一直跟着他们,所以,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比如,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可以请朋友到家里来玩,但是不要随便翻家里的东西,要往意用电安全,等等。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7

关键词:戒备心理; 展现自我; 竞争意识; 信息网络; 评价策略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得以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建设好一个班集体,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历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

一、亲近、了解、研究学生

爱是相互的,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班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关心孩子,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这是班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我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但在交流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在与我交流过程当中,有一种戒备心理,很难使他们说出心里话。因此我就让全班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把自己更想说的心里话用文字的形式写在日记本中,每周五把日记本交给我批改。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使我对全班学生的思想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我还对全班学生的家长姓名,文化次,教育子女的方法进行逐一登记分析,找到他们亟待纠正的弱点,研究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以便对他们“对症下药”。

二、班应善于展现自我,树立威信

班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对班崇高的威信,那么你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班委会的组建和班干部的培养

一个班集体的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是班的“左右手”。有许多班级事务,班不必事事亲自过问,可大胆地交给这些“小助手”、“小秘书”去处理。因此只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工作才能从繁重走向简单和轻松。

班应该选那些具有较强的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干部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必须精心培养。其一,班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五、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

班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必须与各授课教师和家长进行广泛接触。目前有些家长只管孩子的吃穿,不问孩子在校的情况;有的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好,不要求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些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班必须力争本班各任课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可利用家长会,家访和电话等方式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耐心做家长工作,引导家长多关心孩子,多鼓励孩子,较全面的要求孩子,以便孩子健康成长,适用社会需要,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统一起来。

六、建立合理的评价策略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8

(一)家庭教育定义

关于家庭教育的界定每个学者因其角度不同而不同,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家庭教育的深入研究,家庭教育不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采用了邹强在国内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中提出的家庭教育概念“,家庭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主要是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的或非自觉的、经验的或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多重水平上的影响,也包括家庭环境对其成员产生的无主体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

二、文献回顾

随着人类家庭文明形态产生和确立,家庭教育活动也随之产生,我国学者在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思想基础上,积极地探索与思考了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一)国内思想对家庭教育启示的简述

(二)国外思想对家庭教育启示的简述

三、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理念

(一)萨提亚的基本信念

萨提亚相信每个人都是由相同的生命力量所组成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永远根植在我们的心底,我们培养的是如何去发现它、承认它并体现它,达到表里一致。这也正是家庭教育所要达到的更终的目标,而这一艰难旅途的就从更初的基本三角关系出发。

(二)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理念

从我们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成了某个基本三角关系的一部分:父亲、母亲和孩子。“我们日后感知世界的方式更初来源于这个基本三角关系,它对我们也是更具影响力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中长大。因此,萨提亚对个体的原生家庭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萨提亚提出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所有信息,没有任何保护,我们会通过照顾者的呼吸、触摸和各种动作中进行学习,相反,照顾者也会通过我们的哭喊来揣测我们的需要,正是这样的互动,孩子的脑中所接收到的信息,就不加区别的积累起来了,形成了有关自我的意象。当我们在学习走时所获得的经验,会持续巩固和强化自身的躯体感受。在这些早期阶段,我们需要外界来肯定自己,在我们做一件事时,父母会根据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经验肯定或者否定我们并传授给我们知识。正是这样的反复实践,我们了解到什么事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如何与他人交往,以及对自己的期待等等。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就这样通过非自觉地、意识地,无形地把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传授给孩子,教给孩子行为的准则,在这个由三个人组成的学习情境中,孩子有了或高或低的自我体验,孩子形成了自己的身份。个体在更初的基本三角关系中的经历可能会对他产生持续的影响,长大之后的我们,也许不需要旧的应对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处理问题,但有的模式在我们生命中已根深蒂固,这就可能导致我们出现情绪困扰、内心困惑,更终引发心理问题。

四、个案分析

案主,女,23岁,大专生毕业,现于家所在城的一家公司从事会计行业。父母经商,家中有三个孩子,姐姐、弟弟和她。案主从小就不喜欢父母,对家庭没有归属感,现在总想离开这个家,经常闷闷不乐的。案主在儿童时期中得知自己曾有被父亲送走的经历,案主并没有区别信息的能力,父亲也没有给予正确的解释,使得案主得不到父亲的肯定,觉得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产生低自尊的体验。父亲年轻时的经历使其觉得应该对孩子严格管教,以实现他早年没有达到的愿望,所以父亲采取了强制性教养方式,规定案主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案主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在父亲的掌控之中,案主一旦有自己的声音就会被打压下去,案主从小到大没有得到父亲的一句赞扬和认同。母亲也是站在父亲一边,经常说案主的不是。经过反复的实践,案主很快地发展出了应对父母的一种比较安全舒适的反应,即不向父母说关于自己的感受,因为案主始终觉得那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案主对于改变现状的方式采取了逃避式的应对方式,即离开这个家,案主不愿意改变,她觉得自己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改变。这正是萨提亚所说的那些应对方式存在问题的人,常常会是因为缺乏自我价值感到遇到困难。这个家庭的基本三角关系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案主的父母处于权威地位,没有看见案主自身的价值,忽视案主的个人感受,不让案主有表达自我的机会,使得案主感受不到家庭的爱,不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压力面前不能很好应对,而是采取逃避的消极应对方式,没有达到表里一致的健康状态。

五、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通过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的介绍和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萨提亚所提倡的合理的基本三角关系对于实现家庭教育终极目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首先,父母应分析自己的原生家庭的互动模式。萨提亚认为家庭中三角关系的互动常常是可以重复父母双方在成长过程中熟悉的家庭模式,即便这种模式是功能不良的。在互动过程中,遇到不良的互动时,如果父母不愿意改变,继续维持着原有的家庭模式,那么这样的问题解决方式不改变,问题也就解决不了。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前,父母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模式是如何的,分析自己与父母是否有矛盾,矛盾的根源在哪里,采取行动积极地去处理和改变,以防同样的问题不自觉地出现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中。其次,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首先更重要的一点是认识到自己与孩子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平等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相信孩子的内在潜能。每个孩子都是有其自身的价值,是有能力去面对一些事情的,父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导孩子如何去做,而不是一味地用父母的权威性去要求或者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父母总是这样按照自己意愿严格要求孩子,那么孩子会渐渐地丧失自我认同,对自己的认识完全来自于他人的准则,内在的自我价值无法被挖掘,产生低自尊的体验。第二,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会认为孩子生活阅历少,对很多事情都不懂,所以自然地很少让孩子发表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意见。这样做往往抑制了孩子表达内心想法的愿望,阻断了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途径。家庭是一个给人以安全感的地方,可以自由地感受自我和体现自我,家庭也是我们从小开始体验自我价值的源泉。父母可以通过询问你觉得某某事或物怎么样,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或者提供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让其学会发现自己的内在需要并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那么他在对待其他人的时候也会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容易接纳他人。

有些爸爸妈妈自然而然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生就好了,还要和小孩子商量吗?咱们小时候不都是这样,家里自然而然就多了弟弟妹妹,咱们的父母和咱们有商量过吗?

仔细回忆起来,确实没有商量过,我的印象里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哭闹起来没完没了的弟弟,总是和我抢吃的抢玩具,这哪是我的弟弟,就是我的噩梦。妈妈那个时候把大部分注意力都交给了弟弟,我大哭,我大闹换来的只是不懂事的责骂。凭什么啊,凭什么我是姐姐我就要哄着弟弟,我就要让着弟弟,就因为我大?

你会觉得亏欠大宝吗

小迪的妈妈给小迪生了个小妹妹,自从有了二宝,小迪妈妈对小迪的关心就少了很多,每天都把注意力放在小女儿身上。本来小迪一直和爸爸妈妈同床睡,有了二宝后小迪就和爸爸妈妈分开睡了。那天小迪放学回来拿着作业想让妈妈检查,妈妈正在忙着给二宝换纸尿裤就让小迪等等,小迪就站在那一直等啊等,可二宝一直在哭,妈妈顾不上小迪“去找爸爸,让爸爸看作业”看着小迪失落的样子,妈妈不禁心疼了一下。

这一天小迪又来问妈妈作业了,妈妈一边看着二宝一边问小迪:“有没有觉得有了妹妹以后,妈妈不关心你了?”小迪却说:“不是妈妈不关心我,是因为妈妈要照顾妹妹,只是没时间照顾我”听完小迪的话,妈妈心里酸酸的。

宝妈们你们是否本来也觉得生个二宝大宝也会多个伴,玩的更开心,可是当你们真正生二胎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对大宝的关心越来越少了呢?亲子关系危机也会慢慢出现,该怎么解决呢?

提高与大宝在一起的“时间效率”,给予大宝更多的信任

让大宝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照顾类活动,比如给二宝读故事书,给二宝喂奶等。母亲要尽可能地为大宝提供照顾二宝的机会,同时也要非常理解他可能会搞砸一些事情。此外妈妈们也要注意提高和大宝在一起的“时间效率”保证每天拿出10-20分钟的和大宝独处的时间。这个时间只属于大宝,哪怕只是随便聊聊天,这种独处时间会让大宝感觉到妈妈还是很关心我的,并不是只顾着弟弟妹妹。

大小宝吵架了怎么做才更公平

两个孩子吵架时,很多家长反应就是“息事宁人”往往会替孩子做裁判,二宝家庭更容易出现二宝把大宝惹怒了然而爸爸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就说你要哄着弟弟,你要让着弟弟。此时作为家长我们大可不必发声,试着不说话保持一种“凝重”的氛围让二宝感受到凝重感受到大宝的愤怒,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教二宝学会认错道歉,教大宝学会宽容理解了。

如果二宝还在计划中

想办法增加大宝的参与感

①让大宝给二宝起名字

②让大宝参与进二宝的养育计划

写在更后

对于二胎家庭,小宝的到来很定会让大宝有诸多不适应,请爸爸妈妈不要忽略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宝的失落感,当你感到手忙脚乱心烦意乱的时候大宝没准心里想的是“你就要独宠我”请给予大宝信任,关注,尊重,给大宝一定的时间相信你也会收获感动与幸福。

摘 要: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允许分开的家庭可以有两个子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实行二孩政策后,“二胎”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家庭结构在发生变化,父母的关注重心将要做好转移和优化工作,否则将直接导致新型的家庭问题出现。对于是否需要生二胎,如何处理好两个孩子家庭教育问题,是当代许多父母的关心热点,在此将对二胎家庭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二胎政策;二孩;家庭教育

1“二胎时代”出现的背景

第四,一胎孩子的教育问题。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但在数量增长的质量上,并不是紧跟其后,反而是许多独生子女的问题。由于父母的溺爱或期望值过高,导致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许多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自我中心、独立性差、性格蛮横等问题,这将不利于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实际上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上述问题已刻不容缓,我国政策在面对这一挑战的同时,适时地进行了人口政策的调整,并作出了“全面放开二孩”的决策。随着党、国务院的大力倡导,全国上下都对此作出了反应,很多家庭都选择了要二胎,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二胎热”,这就意味着“二胎时

代”即将来临。

2“二胎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机遇

3“二胎”家庭出现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家庭模式改变引发家庭成员关注度的减少

在传统的独生子女制度下,多数家庭是“2+2+1”的骨干家庭(包括祖父母、父母、子女三代)或“2+1”的核心家庭(也就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在这样

的家庭模式下,孩子会受到家人的关爱,会被家人围绕,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也更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对父母过于依赖,比如缺乏责任感。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称为“小霸王”“小公主”,而且部分孩子脾气也比较暴躁,叛逆。不过,从家庭的氛围来看,一个孩子的家庭氛围都比较民主、宽松,家长更多的是尊重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其会采取温和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由此将能够构建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但是,有了第二个孩子以后家庭结构以及氛围将会发生变化。许多家长会将精力投入到照顾二孩身上,由此将使得大孩身上所受到的关注变少,这将直接导致大孩出现内心上的失落感和孤独感,进而导致其出现心理脆弱的现象。时间一长,他就会错误感觉父母厚此薄彼,亲疏有别,对家人产生隔阂和抵触,从而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似乎是特定时期的特殊需求,但小孩子的心理素质比较差,思想比较简单,所以他们会想:难道他们已经不喜欢我了吗?我的存在是否是一种累赘?在这种压力下,大孩的精神也极易出现敏感多疑的状态。在家长与孩子沟通不良情况下,也容易加剧大孩对二孩的怨恨心理,促使大孩难以接受二孩出现的事实,进而将难以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二孩和多孩的家庭气氛要比一个孩子要紧张,民主的氛围要差,家长对大孩的要求也比独生子女要高,一旦大孩犯错,父母往往采用更严厉的手段教导自己的大孩。这种变化与压力的催化,使父母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紧张的状态,而在紧张的家庭关系中,子女的精神会承受过多的压力,由此将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个孩子出生时会被家人围绕,注以全部的关爱,随着二孩新成员的加入,孩子小、祖辈老、工作忙、开支大,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家长的空闲时间也越来越

4 解决“二胎时代”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4.1 家长端正态度,对待子女要一视同仁

在有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中,每个孩子都有不同性格、不同的爱好、不同长相,家人们可以互相欣赏优点,切忌随意比较。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年龄不同,关注和照顾重点不同,但要“一碗水端平”,给予孩子同等关爱和帮助。在第二个孩子的出生的忙乱日子里,家长可能与大孩的互动时间减少,孩子内心的敏感会使他们感到不安,甚至会引起其内心深处的恐慌,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父母端正态度,对子女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孩子,也不会强迫其执行不合理的行为,以此让孩子减少焦虑和不安,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平等对待。

4.2 给予孩子爱和关注,留给大孩充足的相处空间

爱是维系良好家庭关系的基本要素。二孩的诞生会占用父母很多的时间,本来应该是父母和大孩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突然缩短,会让大孩出现心理上的不适。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大孩更多的关爱并能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大孩的内心就会抚慰,心理感受到一种平衡。家长还可以带着大孩与弟弟妹妹互动,进行情感交流,促使他们产生一种责任感,培养帮助弱小的良好品质。父母通过陪伴大孩一起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亲子阅读、运动游戏、家庭聚餐、睡前故事等;也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倾听孩子心声,交流、弟弟妹妹带来的快乐和辛苦,激发大孩的关爱之情,鼓励大孩作为家庭一分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这个紧要关头,我们要关爱孩子,和他们一起玩耍,让他们的童年充满快乐,而不是让他们的童年充满惩罚、恐吓和奴役。”爱弥尔的这段话说明了一个孩子多么期盼被爱和关注,父母陪伴与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4.3 给予孩子一定的“退行空间”,防止性格变质

退行是指当一个人遭遇挫折或面临焦虑、压力等状况时,他会放弃已有的更成熟的适应技术或方法,而退回到运用生命初期的某些行为模式,以原始的、幼稚的方式处理目前的情况,减轻焦虑。与此类似的“退步”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孩子的某些行为表现比其同龄的时候要少,而这种行为常常是由孩子故意而为,是一种孩子特有的心理状态,如:也要和弟妹一样用奶瓶喝奶;自己吃饭好好的,突然要成人喂饭;不愿自己走,要父母抱或做婴儿车等等现象。出现倒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父母减少关注孩子时,其内心的安全感将会下降,并通过向后的行为寻求成人关注,增加安全感。一旦形成这类心理现象,将会阻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并对其人格的塑造产生不利的作用。二孩的到来会让大孩在没有完全适应的时候,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情绪,从而导致他们的退行,父母要注意观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适应时间,引导其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同时父母要给予相应的安慰和引导。长期的退行行为会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孩子的个性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是由无数的琐碎的事情所造成,不良的心理经历会加速孩子的不良个性父母疏忽或简单粗暴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孩的出生,虽然父母对大孩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但在这个新的生命面前,他们依然会有一种次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父母可以在大孩与弟弟妹妹互动中,培养他们的关爱、给予和的能力。适当的时候可以说:“你的弟弟和妹妹都是你的小伙伴,陪着你吃饭、睡觉、游戏与学习,一起长大,一起快乐和难过,这样你就不会寂寞了”。通过每晚的亲子阅读,讲述我的弟弟兄弟姐妹一起玩我的好朋友,通过家庭聚会、外出游玩等活动中,大孩能够自觉照看弟妹,学会责任与分担,弟弟妹妹也在过程中感受亲情,学会感恩。由此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奠定良好基础。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堂课,也是孩子一生学习的地方。孩子的性格、习惯的养成,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家庭的影响,而多子女的家庭教育也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问题。其间家长需要基于良好的教育方式缓解大孩对二孩的不平衡心理,并且通过引导的方式增强大孩的责任感,进而为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奠定良好基础。而对于现代年轻人而言,要不要生二胎是一种生活的抉择,而如何教育、养育子女,更是每一位父母毕生所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

参考文献

[4]李琨。二胎家庭应对青春期大孩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160-161、

以上关于“二胎时代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养好二胎后亲子关系疏离(实用方法分享)

⼆胎家庭中,如何平衡两个孩⼦间的关系?明智的家长应该这样做

从国家全⾯开放⼆胎到现在,很多家庭都已经喜得⼆孩,但是你知道吗?⼆胎出⽣,对于家族

来说是喜事,但是⼤宝却不这样认为,⼤宝和⼆宝之间的关系⼀定要处理好,不然后果真的很

可怕。

万西家的⼆胎⼥⼉今年六岁,与⼀胎⼤⼥⼉年龄相差⼗岁,⼤⼥⼉今年上⾼中,⼩的上⼀年

级,由于两个孩⼦之间的关系不好,万西⼀家经常被闹得鸡⽝不宁。⼤⼥⼉爱玩游戏,周末回

家就喜欢窝在沙发上玩游戏,因为万西平时不让孩⼦玩游戏,⼤⼥⼉⼀玩游戏,⼩⼥⼉就开始

向妈妈告状,万西就开始骂⼈。

更过分的是,有⼀次⼤⼥⼉带着⼥同学来家⾥玩,⼩⼥⼉看到就打电话跟万西告状,说姐姐带

了男同学在家⾥,两个⼈单独在房间⾥。平时,只要⼤⼩⼥⼉在⼀起,⼩⼥⼉总是盯着姐姐,

随时找妈妈告状,⽼⼤原本不和妹妹计较,但是有时⼩⼥⼉太过分,⽼⼤就会动⼿打⼈。

两个⼥⼉这样的相处状态,让万西很闹⼼。

孩⼦的嫉妒⼼是很强的,在⼆胎开放的今天,平衡好两个孩⼦的关系,是每个⼆胎家庭的必修

课。

明星蔡少芬就是⼀个⼆胎母亲,她前不久就过⾃⼰的⼼得:

怎么样处理⼆胎问题。

⽣⼆胎

会让⼤宝认为⽗母的爱被⼈抢⾛了,所以会产⽣抵触⼼理。但是蔡少芬对于这件事有⾃⼰的处

理⽅式,例如:她会跟⼤宝说,家⾥多了⼀个宝宝,就多了⼀个⼈爱你,这是很幸福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样⼀点⼀滴地引导,当⼆宝出⽣时,⼤宝没有⼀点抵触情绪,两姐妹的关系特别

的好,蔡少芬⼀家也过得特别幸福。蔡少芬的经验告诉我们,其实只要家长引导得好,孩⼦之

间的关系会很融洽。

那么,怎么样让两个孩⼦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呢?

1

、⽗母对待两个孩⼦要公平。

很多⽗母因为⼆宝⽐较⼩,经常会对⼤宝说:

你⼤⼀些,要懂事⼀点,让着弟弟妹妹

。宝爸宝

妈千万不要这么说,这样会让⼤宝觉得你不爱他,会让他伤⼼的。要想平衡好两个宝宝之间的

关系,⽗母千万不能要谁让着谁,任何事情都要讲理,以理服⼈。同时,对两个孩⼦的爱也要

平均分配,不能因为谁⼩⽽更宠爱谁,这样才能让孩⼦之间的关系更和谐。

2

、让孩⼦学会互相尊重

在⽗母准备⽣⼆宝之前,就必需和⼤宝做好沟通⼯作。孩⼦还没出⽣时,就要教会⼤宝尊重⼆

宝,不要给⼤宝把⼩宝当成敌⼈的错觉。同时,也要让⼆宝懂得尊重⼤宝,互相尊重才会互相

友爱,家庭才会幸福。

在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开始要二胎了。但是有很多家庭都非常苦恼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平衡不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对他们的人生以及性格造成影响。那么二胎家庭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呢?下面由小编为你解答。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两个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尽量公平对待。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时,家长切忌因为二宝年龄小就偏心二宝,要一视同仁。如果可以更好的办法还是让两个孩子自行解决,并且教导孩子互相谦让。

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不同特点,并且鼓励孩子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尊重差异。二胎出生后其实落差更大的是大宝,本来可以拥有全部的疼爱和关注,但是二宝出生后这份爱却要一分为二甚至更多,其中的落差大人都可想而知,更别说尚且年幼的孩子。

像孩子之间出现矛盾,家长一定不要偏向任何一个,家长一定要帮孩子划清责任,即使是小宝宝的错误,家长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能因为老二比较小,犯错了就应该让老大来承担,这种处理是绝对不可以的。

二胎家庭的好处

二宝的出现,只要父母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就会使大宝懂得,自己作为兄姐的责任,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到责任感,以及如何和谦让。这一点是相对独生子女家庭难得的。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需要大人的陪伴,同样也需要孩子的陪伴,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乐趣是大人无法给予的。之前一个孩子的时候我没有这样的体会,自从有了二宝,而且二宝可以和大宝一起玩的时候,我深切体会到了。

虽然有时候让你也很头疼,但更多的给全家人,给彼此带来的是快乐。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那么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就只能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中学习如何解决这些冲突。而家有二宝的小朋友,天天甚至是时刻都在学习这项本领。经常练习,解决矛盾的方式自然更多且更恰当。

目前已经开放三胎政策了,但是很多家庭还是处理不好二胎和头胎的教育问题,在对待两个孩子方面很难做到平衡,甚至有了二胎之后就会忽略大孩。大孩可能在性格和心理发育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偏激心理、嫉妒心理、自卑情绪、缺乏安全感,下面将会详细分析二胎家庭对大孩的忽略对大孩的影响。

二胎家庭对大孩的忽略对大孩的影响

1、产生偏激心理

由于父母过分的偏袒二胎,在大孩心理造成了不平衡,比如买玩具就着一起玩耍的话题去买了一个,但是在玩的时候却一直让大孩让着二胎,更后玩具直接成了二胎孩子的。大孩就会因为不被父母尊重、理解和重视对二胎孩子产生敌对的偏激心理。

2、产生嫉妒心理

由于父母的偏心,几乎什么事情什么玩具什么吃的都要让大孩让着二胎孩子,在大孩心理产生的不平衡会激起对二胎的嫉妒心理。在此阶段形成的嫉妒心理也许会影响一辈子,在之后的社会中,由于自己得不到某些东西会嫉妒别人,形成扭曲的价值观。

3、自卑情绪

父母对二胎表现的种种喜爱和疼爱,对大孩表现的忽略都会造成大孩的自卑情绪,大孩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在各个方面都不如二胎孩子,会陷入自卑的情绪当中,这种情绪也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比如在之后的工作中和社交中,都会表露出自卑带来的阻碍。

4、缺乏安全感

被父母忽略的大孩由于情感的缺乏,关爱的缺乏,会感到没有安全感。渴望被关注,渴望被关爱,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取别人的关注,在感情中一直处于弱势位置,很容易被伤害。

父母如何平衡二胎和大孩的关系

1、多关注大孩

在二胎还没有明确意识的时候,对大孩多关注,多拥抱,多陪伴。二胎有的大孩一样都不能少,在心理上让大孩达到平衡。

2、引导大孩要关爱弟弟或妹妹

父母要正确引导大孩二胎孩子是他们自己的亲人,不仅父母要关爱二胎孩子,大孩自己作为哥哥或姐姐也要照顾妹妹或者弟弟。从小形成家庭角色理念,对大孩心理做正确的引导。

3、父母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父母不要拿两个孩子对比,每个个体都有差异,比较不仅会造成兄妹之间的隔阂,还会对每个孩子心理健康方面有影响。所以不论是二胎还是大孩性格和心理的健康发育,都离不开父母正确的引导方式,至于怎么正确引导,现在有很多育儿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可以作参考。

以上是有关二胎家庭对大孩的忽略对大孩的影响的内容分析,其实每个孩子对于父母来说都是宝贝,只不过在本能反应出来的行为有时候就变了性质,孩子接收到的意思也就变了味道。所以父母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比如说话语气、沟通方法等。如果稍有不恰当,就会导致孩子心理发育的不完善。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注心理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以上关于“二胎家庭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关系”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养好二胎后亲子关系疏离(实用方法分享)

更近妈妈群里很多宝妈开始吐槽生了二胎家里的变化,一个个说的那是激动不已,而且还自带泪花,想当初生二胎的时候那可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纷纷效仿都在追生二胎,现在好了,都生下来了,可是一切并没有像之前预料的一样,家中每天都上演着家庭大战的戏码,宝妈们真是快要被整疯了。

二胎不但没有让很多宝妈感觉欣喜,反而给家庭带来了这4种“劫难”,二胎宝妈们表示整天都快被折磨疯了。我们来看看是哪4种“劫难”,你够幸运的避免了吗?

一、经济水平降低

我们知道现在的养孩子成本高,几乎都是钱养出来的,所以一般选择生二胎的家庭必定家庭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差。只有大宝的时候,随心所欲,宝宝想要什么就给宝宝买,从来没有为钱发愁,可是自打二宝出生后,发现之前买东西不计较的,现在开始计较价格来了,而且自打有了二宝,全家开始缩衣节食,就是希望能够让二宝的生活也好一些,虽然有给二宝买东西,买新衣服,但是宝妈会发现其实二宝很多东西都是大宝的,自打有了二宝,家庭的经济有点儿困难,经济水平有所降低。

二、父母偏心眼

我们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在对待子女的时候,没有一个父母是不偏心的,虽然很多父母都说两个孩子一样疼爱,但是真正有两个孩子的时候,父母或多或少会比较偏袒一方,根本做不到不偏心,一视同仁。尤其是有了二胎之后,父母们会更加的把精力放在二宝身上,对大宝的关爱肯定就没有之前多了,所以父母保持不偏心是根本做不到的。

三、高龄生产危险

其实现在70、80要二胎的很多,但是要二胎的差不多已经步入了高龄产妇的行列,所以这个时候要二胎无疑是给生产增加一危险,高龄产妇无论是怀孕还是生产,都有很大的危险,所以说除非你是90后,你生二胎可以避开高龄这一危险,但是如果不是,那么就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尤其是孕期的时候,避免危险发生。

四、孩子相处困难

虽然有些家庭中的二胎相处的非常融洽,感情非常好,但是大多数两个宝宝的家庭,都存在宝宝吵架打架的情况,这会让宝妈非常的头疼,两个孩子相处困难。

所以在宝宝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好好教育宝宝,珍惜手足情谊,促进两个孩子健康的相处,促进家庭和谐。

这4个“劫难”,你家中了哪个?

来源:好孕

Why have I been blocked?

This website is using a security service to protect itself from online attacks。 The action you just performed triggered the security solution。 There are several actions that could trigger this block including submitting a certain word or phrase, a SQL mand or malformed data。

二胎家庭中大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妈妈怀孕二胎过程中,可通过让孩子照顾布娃娃、摸妈妈肚子等方式来参与弟弟妹妹的出生。

二胎家庭中大孩子的心理问题

二胎家庭中大孩子的心理问题,可以归咎于心理学上的“同胞竞争”,说的就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微妙关系。一般有两类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一类是家中过度宠爱的;第二类,则是在家中曾受冷落的。

1、家中过度宠爱的

2、在家中曾受冷落的

另一类孩子却相反,因父母的冷落,他们深深缺乏安全感。有一个已经上小学的女孩子,在她成长过程中,因父母忙于事业,很少关心她。有了妹妹之后,父母的重心又转移到妹妹的身上。于是,她对自己的妹妹非常冷漠。但却又会刻意讨好自己的父母。她常常主动提出要帮妈妈做各种家务,言行上有一种刻意的讨好,像是急切想引起父母注意。

生二胎家庭的长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原因主要在于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把精力过多投入到第二个孩子身上,忽视了对长子的关心,让长子有种被抛弃的感觉。长子就会将父母不再爱自己的责任推到弟妹身上。因此,计划生二胎的家庭,更好事先跟长子做好沟通。在妈妈怀孕生第二个宝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孩子照顾布娃娃、摸妈妈肚子等方式来参与弟弟妹妹的出生。有了第二个孩子时,对个孩子要照常关心。培养孩子开朗性格,鼓励孩子有什么说出来。

一、二胎家庭如何引导老大和老二和谐相处?

1、在要老二之前,和老大沟通,做好老大的心理工作,和老大明确不会因为老二的到来而影响到他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父母对他的爱,让老二在老大的期盼和祝福中出生,这为他们以后的和谐相处奠定基础。

2、老二出生后,不要求老大在一瞬间长大。鼓励老大自己独立,表扬老大榜样做的好,而不能要求老大必须立马能独立地照顾好自己。

3、老二出生后,要给予老大更多的关爱。避免老大因被忽视而出现闹腾或行为退行。

4、建立好与老大之间的亲子关系,和老大结成共同照顾老二的同盟军,有老大的协助,老二的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5、在老大帮助照顾老二的时候,我们要给予老大尊重、信任和感谢。增强老大的责任感和担当,让老大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家是非常重要的。

6、多尊重老大在家庭中地位,树立老大的权威,让两个孩子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序位,引导老二学会尊重老大。让老大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时,他就会想办法去解决老二的问题。

7、全然接受两个孩子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具特色的。不对两个孩子进行比较,避免造成心理伤害。

二、当老大与老二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1、家长主动的计划安排家庭生活,有预见性避免两娃发生矛盾,远比被动的去解决两孩的矛盾要轻松的多。

2、当老大与老二发生矛盾时,家长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如果让老大让着老二,把错误都归结为老大不懂事,这样会更加的激怒老大去攻击老二。

3、如果父母放任不管,两个孩子都会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

4、好的办法是父母给予关注和关心,平复孩子的情绪,而不参与问题的具体解决。告诉孩子,他们有能力制造问题,就一定有能力解决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5、矛盾过后,引导孩子修复手足关系,促进感情提升。建立有利于手足和谐的家庭规则。

三、二胎家庭,如何让年龄不同的两娃玩到一起去?

1、搞好两娃的关系,关系到位,问题就不算事了。

2、培养老二对老大的崇拜之情,让老大愿意带老二去玩,肯定老大对家庭做出的贡献。

3、肯定老大在玩耍中的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肯定老二的配合能力,让二娃在玩耍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4、培养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搭积木、拼乐高等。

四、二胎家庭,家长在时间上如何同时兼顾照顾老大和老二?

1、妈妈要随时切换自己的身份,在陪同孩子玩耍时把自己调整到与孩子同频,这样既可以带动玩耍的氛围,妈妈也可以在陪同玩耍的过程中放松身心,得到休息。

2、在孩子进入玩耍状态时,妈妈巧妙要从中抽离出来,切换到照顾着身份,去忙碌家务或工作。

3、妈妈和两个孩子同时参与到家务中来,分工合作。

4、在妈妈辅导老大功课时,邀请老二参与进来,把老二放在身旁或抱在腿上,引导老二学习老大认真学习的样子。在陪同老二玩耍时,邀请老大参与,让两娃结成团队,促进两娃感情。

5、在起床洗漱时,让两娃同时进行,协调配合,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以上关于“二胎家庭孩子相处所面临的问题”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养好二胎后亲子关系疏离(实用方法分享)”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网友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